标题: |
铁尾矿区沙棘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|
英文标题: |
STUDIES ON THE BIOMASS AND PRODUCTIVITY OF HIPPOPHAE RHAMNOIDE FOREST IN IRON TAILING WASTELAND |
作者: |
李子敬,袁玉欣,刘炳响,郭江,刘金柱,王颖,刘军辉 |
英文作者: |
LI ZI-JING,YUAN YU-XIN,LIU BING-XIANG,GUO JIANG,LIU JIN-ZHU,WANG YING,LIU JUN-HUI |
出版时间: |
2008-01-01 |
机构: |
河北农业大学 |
关键词: |
沙棘,生物量,初级生产力,铁尾矿 |
刊名: |
西北林学院学报 |
英文刊名: |
JOUR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|
ISSN: |
1001-7461 |
卷号: |
003 |
基金: |
^A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^B20061124001^D1 |
页码: |
16-20 |
分类号: |
S718.556 |
摘要: |
为了探明沙棘(HIPPOPHAE RHAMNOIDE)在铁尾矿区的生长状况和生长适宜性,采用样方收获法和回归分析法,对唐山迁安铁尾矿坝上营造的沙棘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.结果表明:沙棘林分总生物量为 13.442 T·HM-2,各器官生物量的大小为:枝(37.34%)>茎(35.17%)>根(20.45%)>叶(7.04%);对沙棘生长模型进行了探讨,确定了其生长模型,且相关性显著;对沙棘解析木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分析表明,除了叶的生物量与地径、树高、冠幅的相关关系不明显外,与其他各器官生物量的相关关系均表现为显著;沙棘林分生物量主要集中在地径3~6 CM的植株,占林地总生物量的69.88%;单株根和叶的生物量所占比例随着地径的增大逐渐减小,而茎和枝的生物量所占比例随着地径的增大逐渐增加;沙棘林的初级生产力为1.493 T·HM-1·A-1.沙棘在铁尾矿区生长良好,适合用于铁尾矿的生态治理. |